(二)设备利用:2020年5月,新疆电网调度口径全部联网运行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288小时,同比增加11小时。
看好龙头公司投资机会促进能源转型是光伏企业共同承担的职责与使命。
近年来,全球能源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我国光伏行业同仁的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努力下,大批企业在全球经济调整与产业变革中积极把握机会,推动光伏产业一骑绝尘。未来,在技术与市场的推动下,光伏产业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中坚力量,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浙江奔一专注于行业前沿技术的创新研发,拥有多条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全球最先进的直流电寿命测试台、理化室和完整的试验站,为光伏发电系统提供全方位安全、可靠的保障。在光伏发展之路上,奔一将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持续加强研发力度、全面提升管理、不断自我超越,与伟大的祖国共同前行,致力于成为世界领先的光伏直流元器件制造商,坚持不懈为人类新能源事业的发展尽上绵薄之力。
在光伏产业领域,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研发能力、优质的产能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潜力。如今,我国光伏产业通过降本增效、一带一路以及南南合作等机制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电力普及率,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出令人骄傲的中国智慧。不过,目前两家的210产品还处于认证状态,未来几个月无法拿到210的供货,所以选择182是他们当前过渡的最好选择。
不久前,182阵容再度扩大。就当前而言,若将原有产线尺寸直接提升至210mm,势必会增加系统中其他因素的匹配成本。如果是新产线,未来定会向更大尺寸过渡,直接跨步到210mm则更为合适。此外,硅片尺寸加码造成的光伏组件重量加剧,会让工人的安装难度加大,安装运维、运输成本等也将变高
这场关于尺寸的战争由来已久。彼时,隆基和中环先后推出规格为166mm和210mm的硅片,一时间,单晶双雄形成对峙局面。
早在去年,两个旗鼓相当的硅片巨头便在尺寸问题上产生意见分歧。早在2013年前,全球硅片就因规格标准庞杂混乱导致整个产业链难以配套,造成大量成本浪费,阻碍了硅片发展,该局面直至2017年隆基推出M1、M2两个标准,并号召整个硅片供应企业,以及所有客户在硅片尺寸上进行统一才得以解决。该项目的产品规格将全面兼容210及以下尺寸。不久前,182阵容再度扩大。
三家公司表示选择182mm作为标准是基于组件运输提出的,该尺寸是新增大小兼容产线技术下的极限装箱尺寸。有业内人士认为隆基此举更多是为了拖延时间,为争取收回166投资成本提供缓冲时间。不过,尽管大势所趋,但硅片尺寸并非越大越好。数日前,隆基、晶科、晶澳、阿特斯、江苏润阳悦达、江苏中宇、潞安太阳能七家企业发布的关于建立光伏行业标准尺寸的联合倡议,将182和210之间的尺寸之争再度引致高潮。
如果是新产线,未来定会向更大尺寸过渡,直接跨步到210mm则更为合适。当前,公司现有166产能高达140GW ,而210的出现无疑打破了隆基的节奏。
两大阵营在平价上网倒逼下,硅片大尺寸化势在必行。他们通过签署联合协议加速布局182,正式向210阵营施压。
如今,硅片尺寸的阵营已被分为182和210两大阵营。如今,两巨头纷争再起,尺寸之争由166、210的对决转为182、210之间的对决,同时,两大阵容也相继扩大。不过,尺寸标准至今还没有统一,谁将引领硅片大一统还未可知。就当前而言,若将原有产线尺寸直接提升至210mm,势必会增加系统中其他因素的匹配成本。6月29日,隆基发布新品Hi-Mo 5,这是隆基为联合倡议量身打造的新产品。面对市场上混杂的尺寸规格,业内人士更多是表示担心。
该倡议建议建立几何尺寸为182mm182mm的硅片标准(M10),并希望在行业标准组织中将这一尺寸纳入标准规范文件。硅片尺寸的非标准化一直是困扰光伏界的一大难题。
如今,在平价压力下,企业们被迫调整尺寸引得尺寸乱象再现,市场亟待一个标准。不过,目前两家的210产品还处于认证状态,未来几个月无法拿到210的供货,所以选择182是他们当前过渡的最好选择。
而在两个月前,晶澳、晶科也先后云公布180mm组件系列产品Tiger Pro和DeepBlue3.0,组件功率分别为580W和525W+。该阵营由隆基、晶科、晶澳、阿特斯、江苏润阳悦达、江苏中宇、潞安太阳能七家同盟军组成。
中环名为 夸父的210mm(M12)大尺寸硅片刷新光伏史上硅片尺寸记录,极大降低硅片成本;而隆基则继续为166造势,表示166是当前的最佳尺寸,是老电池生产线兼容的极限。但同时,下游电池、组件企业的改造升级投入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增大硅片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电池组件的效率,并降低单位容量的成本。尺寸标准之争犹如烈火烹油,各方纵横联合下,谁能获得最终的胜利,还要市场说了算。
此前,隆基一直推崇的166最高可将尺寸改至18x。今年年初,中环股份发布非公开A股股票预案公告,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用于大尺寸硅片项目。
210倒逼隆基牺牲利润和成本将硅片尺寸扩大,但若其直接跳转至210阵营,原有单晶炉副室和切片机就要被淘汰,而这些高昂设备均是隆基近两年投资的产能,出于资本考虑,当前加入210阵营对隆基来说并不明智。一般来说,硅片尺寸越大,其带来的收益就越高。
平价上网倒逼企业纷纷增加硅片尺寸以期实现降本增效,但市场上的多种尺寸规格造成的乱象亟待统一,这场关于尺寸标准的博弈,如今已进入白炽化阶段。这些肉眼不可见的细微破裂会导致电流无法有效传输,电池片会出现部分乃至整片失效。
此外,硅片尺寸加码造成的光伏组件重量加剧,会让工人的安装难度加大,安装运维、运输成本等也将变高。更有甚者,会造成碎片、热斑等问题,同时引起组件的功率衰减。谁主沉浮?硅片向大尺寸演进已呈产业不可逆之势,更大尺寸的硅片可满足下游对组件更大功率需求的偏好。而对此,由中环股份、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组成的210阵容则不以为意,在这场关于大尺寸硅片的混战中,他们寄希望于通过更大尺寸占领光伏下半场的制高点。
210尽管能够使得光伏成本更大降低,但物流成本却在不知不觉中增加,顾此失彼。更大意味着成本下降的同时,还会带来切片良率的降低,以及下游应用时隐裂概率的增加。
不过,适配210尺寸的设备同样可以生产182尺寸的产品。该产品以M10 标准打造硅片,量产功率高达540W,效率为21.1%。
仅一个月后,通威也加入到210阵地加注大尺寸,其发布的《通威股份关于投资建设年产30GW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的公告》显示,公司与成都市金堂县人民政府签订《光伏产业基地投资协议》,将在成都市金堂县投资建设年产30GW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而对于隆基来说,加入182阵营或许更多出于无奈。
留言0